本站真誠介紹香港這個「東方之珠」和「亞洲國際都會」

亚洲国际都会 asiasworldcity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國新聞 > 中國新聞 >

西安地鐵4號線12月26日上午10時通車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内容:

備受市民關註的西安地鐵四號線將於2018年12月26日上午10 時開通試運營。

西安地鐵四號線是國家發改委批復《西安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2-2018)》中的一條骨幹線路,線路全長35.2公裏,南起航天新城,北到北客站(北廣場),方向為南北走向。線路依次貫穿西安航天基地、曲江新區、雁塔區、碑林區、未央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途徑西安北站、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火車站、五路口、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等人流密集區,全線設車站29座,均為地下站,設航天城車輛段1座,草灘停車場1座。開通初期因國鐵火車站改造,故該站甩站運行,各次列車不停站通過。

四號線車輛簡介

地鐵四號線車輛與已經開通的地鐵一、二、三號線車輛相同均采用 B2型車,四動二拖六節編組。四號線列車每節車長19米,寬2.8米,高3.8米,整列車額定載員1468人,最大載員為1880人,座席240人;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km/h,平均時速大於35km/h,車輛使用壽命為30年,車體材料為外表免塗裝的不銹鋼,采用DC1500V接觸網受電方式。一期計劃投入45列電客車。

四號線換乘情況

四號線與目前已運營的線路有3個換乘站,與二號線在行政中心站換乘,與一號線在五路口站換乘,與三號線在大雁塔換乘。隨著西安火車站站改工程的結束,四號線將成為西安地鐵線網中唯一銜接西安火車站、西安北客站,並續接機場線的地鐵線路。

四號線新技術應用

1、四號線線路周邊建構築物繁多,在部分車站主體結構施工中首次采用半鋪蓋施工工法,解決了老舊中心城區道路狹窄、房屋密集、交通繁忙的緩堵保暢難題,保障四號線施工期間市民出行順暢。

2、首次采用冷凍法施工,成功解決了元朔路站至北客站區間位於富水全斷面砂層的聯絡通道及泵房因緊鄰高鐵線路,不能降水、最大限度降低對高鐵影響的施工難度及風險,安全順利地處理了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

3、采用了機器人手臂挖機進行開挖施工及自動化監測設備進行自動化監控測量,確保了施工期間股道及道岔安全,列車不中斷、安全運行,確保了火車站站暗挖隧道區間的按期貫通。

4、首次在正線軌道工程普通道床中采用長軌枕,並在全線推行高鐵CPⅢ測量技術,施工便捷、高效,線路平順,質量優良。

5、首次在安裝裝修施工中引用BIM 技術,分別在飛天路站和大明宮北站進行了建設試點,減少管線施工碰撞,優化設計及施工效率,有效指導了現場施工,為後續建設提供了有效的借鑒。

6、采用國內業界最先進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LTE-M無線通信標準,承載綜合業務全線開通運行的線路,使軌道交通無線網絡統一,使更好的傳輸效果成為可能,開啟了軌道交通應用的新紀元。先進的技術,合理的方案,高工藝的施工,將在軌道交通行業起到窗口示範作用。

四號線文物保護情況

四號線沿線經過多處文物保護點,從南到北分別有明秦王墓、隋唐城遺址、大雁塔、明城墻、董仲舒墓、西安事變舊址、唐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等。針對這些文物保護點,在地鐵線路設計及施工階段,采用繞避的方式保護了唐大明宮遺址、隋唐長安城遺址、西安事變舊址、西安城墻遺址和大雁塔等5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尚屬首例。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本网站以及域名有仲裁协议(arbitration agreement)。

依据《伯尔尼公约》、香港、中国内地的法律规定,本站对部分文章享有对应的版权。

本站真诚介绍香港这个「东方之珠」和「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和「东方之珠」和「亚洲国际都会」是本站的业务地点名称。

本网站是"非商业"(non-commercial),没有涉及商业利益或竞争。


2025-Apr-03 12:59am (UTC +8)
栏目列表